近年來,台灣已經開始步入高齡化的社會。依據世界衛生組織,65歲以上人口比例佔7%以上時,就可以算是高齡化社會,而台灣已經於1993年達到這個標準。2014年的資料顯示,台灣目前65歲以上的人口比已經達到12%,預估2025年,台灣每四個人,就有一個人超過65歲。這樣的資料顯示,我們的社會,其實已經進步至一個可以讓人健康活到65歲以上的環境。對於台灣社會來說,更重要的是,我們需要負擔相當多的資源於照顧高齡長者的生活,更成為新一代照顧者們的壓力之一。

但是,在過往心理學的研究當中,人在這個階段中,很容易發生多重的失落,可能是因為退休而失去生命中的重心、也可能是來自重要他人的過世、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生理健康狀況下降而產生的失落感等等。尤其,長者正在經歷許多身體功能衰退、記憶力下降、思考能力出現狀況、或甚至出現妄想等情形。所以,長者很容易因為身體狀況的衰退,影響到其生活上、人際互動、以及社會參與的適應能力下降,因而在心理上出現憂鬱的情緒,甚至出現自殺的情形,據研究指出,65歲以上的自殺率高於其他年齡層,因此,這也成為目前台灣重要的社會議題之一。所以,面對這樣的困境與狀態,我們更需要重視高齡長者的需求,以及他們在生理、心理與社會等等面向上的適應。

老,在原先的象形文字當中,就是以一個人拄著拐杖為其形態,顯示老人在身體的退化,以及社會對老人的想像。而禮記則記載:「六十曰耆,指使。七十曰老,而傳。八十、九十曰耄。百年曰期,頤。」從這段古文的可以看到,六十歲以後,長者是「指使、傳、耄、頤」,分別是請人幫忙做事、傳授智慧、與成為長者後,開始被奉養。雖然沒有明指,但傳達出長者有著很重要的「與人互動」與「傳授與敘說」兩項重要的議題。著名的德裔美籍心理學家艾瑞克森在他的發展心理學理論中提到,在老年期最重要的是面對生命的整合與意義的尋找,否則會陷入對於人生的失望與憂鬱。近年來對於退休後長者適應的研究則是顯示,更需要注意退休後,工作角色轉換和身體狀態轉換對於長者的影響,更需要幫助長者在晚年時,將注意力從對外在的「物質」、「工作」、「名聲」等等議題,轉向內在的自省。

在我們有對於「老化」有這樣基本的認識時,我們就比較能夠理解長者在生活中許多層面上的困難,因此作為照顧者,除了多加體諒長者的不易以外,我們也可以鼓勵家中的長輩多走出家裡,重新參與社會。在台北市,除了樂齡中心會開設課程給長輩參加以外,也有許多老人的活動據點,不僅提供餐點,也提供長者可以聚會、參與團體活動、甚至能夠參與志工活動,讓長者能夠重新與社會互動。另外,在與長者互動時,我們可以多與個案聊聊過往的生活,讓個案能夠回憶過往,重新整理自己的生命經驗。

從以上所談及的高齡長者須面對的生活適應議題,心理層次的健康是重要的因素,因此,我們需要一起讓我們的社會能對高齡族群能更加友善。若家中或認識的長輩有出現前文提到的退休後憂鬱、自殺、心情低落等狀況時,請向社區諮商中心或相關社工單位求助。但作為照顧者的我們,也需要注意我們的壓力負荷,若是無法負擔時,也記得向社區中的諮商資源求助,釋放我們的壓力。目前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有提供心理師外展家訪的服務,若是家中長輩難以出門的話,歡迎來我們的網站預約。

癒心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